11月22日至30日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运动会 将在海南三亚举行 让我们一起直击备战 云南省代表团 多个项目全力冲刺情况 ↓↓↓ 木球:绿茵场上挥杆交流 “这是云南木球队自2019年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来,第二次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备赛,全力冲刺,希望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云南省木球项目主教练、昭通体育学院教师罗学平说。 木球起源于宁夏,黄河两岸地势平坦,水草丰茂,适宜耕种,亦适宜放牧。这里的孩童从牛马羊身上收集毛绒,团成球状,用赶牲畜的短鞭追打,称为“打篮子”“赶毛球”,亦称为“牧球”,这便是木球的雏形。 木球运动,既保留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赶毛球的动作,又富有一定的竞争性和对抗性。 “木球比赛对抗性强、危险性大,是比技术、比体力、比勇敢的一个项目,每个运动员在赛前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训练。同时,木球比赛十分考验运动员的拼抢精神和团队作风。”再次带队参赛的罗学平既兴奋又有压力。 自2023年12月组队以来,来自昆明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州(市)的37名运动员开始集训,从熟悉规则、练习技术到实战训练等,经过3次选拔,最终组成了现在拥有10名队员的队伍。 “队员中有汉族、壮族、回族、彝族、白族、傣族等民族,他们平均年龄22岁,其中最小的20岁。”罗学平说,队伍中只有2名老队员,其余8名都是新队员,他们有踢足球的、打篮球的、练田径的,之前从未接触过木球这项运动,可以说是从“零”开始。 自建队以来,队员们每天早上7点就开始早操,如今临近比赛,更是不停参加实战训练。“队员们都很辛苦,常常相互鼓励加油。”罗学平把队员的努力看在眼里。 “木球项目并不是云南的强项,但是云南代表队于2019年首次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木球项目就取得了三等奖的成绩,这对我们是极大鼓励。”罗学平说,此次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一场就要迎战强队河北队,将会全力以赴,争取拿到好成绩。 珍珠球:首次组队参赛 将全力以赴 加速冲刺、急停、转身、变向变速、突破过人,银球飞舞、纵身一跃,银球穿越阻挡……11月12日下午,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的篮球场上,正在进行着珍珠球运动项目的模拟对抗赛,只见场上的运动员们身手敏捷,在对方球员的重重阻挡下,最终将一枚银球兜入“抄网”。据悉,这是云南省首次组队参加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珍珠球项目。 珍珠球,原名为“采珍珠”,满语为“尼楚赫”,由满族人民采集珍珠的生产劳动中逐渐演变而来。 在集训现场,珍珠球项目的男队和女队分别在划定的区域场地上进行最后的冲刺训练。男队进行着模拟对抗赛的练习,女队针对投射力度和命中率以及运球等进行强化训练。 “基本每天进行七八个小时的训练,男女队都分别在去年11月底组建起来,运动员们都是来自云南师范大学篮球队的队员,身体素质和体能都能有保证。”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云南省珍珠球项目男队教练朱觊说,珍珠球项目是我们云南首次参加比赛,训练的时间比较短,今年4月份在四川遂宁参加珍珠球项目的测试赛,也算是我们省队的第一次实践赛。通过比赛,我们了解到珍珠球运动的打法和特点,在对抗赛的过程中,我们从对手四川队、重庆队、贵州队那里汲取了实践经验。我们运动员目前在体能上是可以保证的,就是训练时间太短,竞技对手队基本上有2年以上的积淀。 朱觊表示,“11月19日,运动队就将奔赴海南区参加全国比赛,目前是最后的冲刺阶段,领队、我和队员都有信心去冲击全国前八的奖牌。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拼每一场比赛,让别人知道云南也有珍珠球。” “珍珠球项目看似是篮球比赛,然而却神似形不似。”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云南省珍珠球项目女队教练欧阳宇华说,珍珠球运动需要队员们有高度的协作性。珍珠球运动不是单打独斗,每一次进攻和防守都需要队员之间紧密配合。队员们要通过巧妙的传球、精准的掩护来突破对方防线或阻止对手得分,团队协作是取胜的关键。目前女队在训练之余都会讨论场上的战术,边练边进行战术调整,根据对手风格改变自身战术。如果对手防守凶悍、擅长抢断,可增加短传配合和无球跑动战术;若对手进攻以快攻为主,就要加强防守的退防速度和联防的紧密性。 欧阳宇华表示,离参赛的日子越近,运动员们训练得越刻苦,大家都相信一分汗水一分收获。男队队员陈治材说:“为了参加这次比赛,我和队员们每天坚持训练7个小时,不断挑战自己,增加了模拟训练,让大家适应比赛节奏和压力。” 女队的队员罗菲说,珍珠球看起来很像是一场7人篮球赛,不过与打篮球不同,把珍珠球投入自己队的持网人网里才算得分,目前队员们打配合都比较默契,我们将全力以赴争取到好名次。队员寸子钧表示,“虽然集训很苦,但苦中也有很多快乐。特别是集训中遇到最难忘的事,是在一次训练中的对抗赛上,教练布置好战术,让我们分成两个组对抗,在这次对抗赛中两边的防守都很出色,以至于很难找到得分机会,最后几分钟的一次反击转换中,进攻队员默契的一传和切入再配合上抄球手的跑动,一记漂亮的击地球成功入网,这是男队在比赛中第一次以击地的方式得分,教练和队员们都非常激动,队员们也击掌庆祝。我们相信肯定能打出好成绩。” 攀椰竞速:征战“椰树之巅” 今年,在海南举办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攀椰竞速首次被列为竞赛项目。“这对我们是一个全新的挑战,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备战,全力冲刺。”云南省攀椰竞速项目主教练符仕平说。11月12日,记者在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攀岩训练基地见到了符仕平。 徒手爬树摘椰子是海南各族群众传统的劳作习惯,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广受欢迎的“攀椰竞速”。运动员两三个箭步冲刺到椰子树下,往上一跃,双手和双脚紧紧扒住树干,腿脚同时发力,手随着身体奋力向上攀爬,几秒钟内,即可到达“椰树之巅”。这项趣味性、观赏性极强的运动便是攀椰竞速,极具海南地域特色。 2008年起,攀椰竞速被列为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节庆活动的体育比赛项目。2010年,该项目首次被列为海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2023年,攀椰竞速作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观摩赛事进入大家的视野,今年被确定为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新增设项目正式进入比赛行列。 鉴于攀岩和攀椰竞速的相通之处,2023年,我省依托省攀岩队组建了攀椰竞速队,作为一名有着多年攀岩教学和训练经验的符仕平成为此竞赛项目主教练。 符仕平是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专任教师,2013年,云南体职院攀岩基地投入使用后,符仕平作为该校攀岩队主教练开始组队训练。“从2013年至2019年,学院攀岩队在全国大学生攀岩南区赛、全运会预选赛、世界攀岩锦标赛等比赛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学院还承办了两届省攀岩公开赛、攀岩初级指导员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攀岩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符仕平介绍。 2019年,云南省体育局与云南体职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依托这支校办攀岩队成立了云南省攀岩队。在省市各级体育部门的支持下,省攀岩队参赛和训练更加规范,运动员的竞技成绩迅速提升到全国第一梯队的水平。 今年3月,在省、市体育局以及各学院的多方筹备和努力下,来自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12名队员开始进入集训。 “队员有汉、怒、白、傈僳、阿昌等民族,年龄最大的22岁,最小的16岁。平时的集训中,大家都是相互鼓励,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力拼搏。”符仕平介绍,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攀椰竞速设立两个项目,包括男子攀椰(9米)竞速和女子攀椰(7米)竞速。比赛要求运动员使用统一提供的攀椰运动用具,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快地攀爬至椰树顶部并按下计时器,用时短者获胜。这项运动不仅考验选手的核心力量和技巧,更展现了选手们的意志力和竞技精神。 “在全国范围内来看,海南、贵州、广西等地在这项运动上比较有优势。虽然我们省队组建晚,比赛所需的器材‘椰子树’也是10月初才到位,队员从高原到海南比赛还将面临海拔变化造成身体不适的可能,但是通过前期的集训,我们的队员们在力量、技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此次参赛,大家一定会积极努力,争取取得好成绩。”符仕平表示。 龙舟:同舟共济 力争“上游” 随着发令声响起,加油声、呐喊声响彻松茂水库,在鼓手的指挥下,运动员们用统一节奏、统一动作挥动船桨,劈波斩浪、奋楫前行,龙舟在水面上飞出一条条“直线”……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在即,云南代表队龙舟项目的运动员在云南省松茂体育训练基地训练正酣。 据介绍,本届运动会龙舟项目云南代表队共有48名运动员,男运动员和女运动员均为24名,平均年龄20岁,教练员2名、领队2名;运动员由退役皮划艇运动员、大学生、自由职业者、在役皮划艇运动员等组成。 “龙舟队从今年5月份开始正式集训,分为水上、陆上跑步、陆上力量、陆上体能等训练,每周除周三下午、周日下午休息外,其余时间都在训练。运动员每天晚上八点才会进行一小时肌肉放松、拉伸,周日晚上则固定进行队内总结会。”龙舟项目领队、教练李吉欣介绍。 “目前离正式比赛还有10多天时间,我们的运动员们敢于亮剑,相互信任,有信心能在本届全国运动会的舞台上取得好成绩,用我们的方式讲好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的云南故事。”李吉欣表示,虽然在训练中会遇见天气变化等很多不确定因素和困难,但大家一想到要代表云南去参赛,便会咬牙坚持训练,在默契配合、团结协作中,龙舟竞赛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龙舟源于民间龙舟竞渡,是中国传统体育活动,参赛各队在各自赛道内同时起航,以龙头最前沿到达终点先后顺序决定名次。与民间普通赛龙舟活动不同的是,龙舟竞赛对场地、竞赛规则,甚至对龙舟的体积、水域深度都有着明确的标准。 龙舟赛在1984年被原国家体委列为体育比赛项目。1991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龙舟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龙舟不仅是对速度与力量的考验,更是对团队协作与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现。 据悉,2019年,在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龙舟项目中,云南代表队斩获二等奖8个,包括男子组、女子组标准龙舟500米直道竞速和女子组、混合组小龙舟500米直道竞速,男子组、女子组标准龙舟800米直道竞速,混合组、女子组标准龙舟1000米直道竞速;斩获三等奖2个,包括男子组小龙舟500米直道竞速、混合组龙舟800米直道竞速。

11月22日至30日

11月22日至30日


标签